祝贺郑海荣副理事长再次当选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执委
在澳大利亚阿德莱德举行的“2025年世界医学物理与生物医学工程大会(IUPESM WC2025,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间,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 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于9月27日至10月1日相继召开执行委员会会议、亚太区工作会议、理事会会议及会员代表大会,并顺利完成新一届组织机构换届选举。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CSBME)副理事长、南京大学副校长郑海荣院士成功连任IFMBE执行委员会委员(2025–2028)。此次连任不仅彰显了国际学术界对郑海荣院士在生物医学工程领域卓越学术成就与全球影响力的高度认可,也体现了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界在国际科技治理与学术交流中日益重要的地位。
郑海荣院士长期致力于医学成像与医疗仪器系统、脑机接口等医工交叉领域研究,在医学影像仪器系统与智能医学等方向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成果,同时担任医学成像科学与技术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主任,为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发展和产业转化作出了突出贡献。
执委会议期间,郑海荣院士代表IFMBE亚太区成员单位作工作报告,全面回顾了过去三年来亚太地区在学术交流、教育推广、青年科研支持与跨国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显著进展,充分展现了亚太地区在推动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协同发展中的积极作用与重要贡献。同时,他对未来三年区域发展提出展望,强调应持续加强资源共享与创新合作,推动数字健康、智能诊疗与精准医学等前沿方向的融合发展,为全球健康科技创新贡献智慧。
在同期召开的IFMBE亚太区工作会议上,郑海荣院士代表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作年度工作汇报,介绍了学会在推动学科建设、搭建国际交流平台、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及科普教育等方面的成果,并特别推介拟于2026年6月初在中国苏州举办的“2026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BME2026)”,诚挚邀请全球专家学者齐聚苏州,共商合作、共促发展。
国际医学与生物工程联合会(IFMBE)成立于1959年,是全球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最具权威与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之一,也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的非政府组织正式合作伙伴(NGO Partner),其成员覆盖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IFMBE与国际医学物理组织(IOMP)共同组成国际医学物理与工程科学联盟(IUPESM),该联盟被纳入国际科学理事会(ISC)体系,旨在通过推动医学领域中物理和工程科学的进步,促进人类福祉与健康。IUPESM每三年举办的世界大会(World Congress),是该领域知名的国际盛会。
自1986年加入IFMBE以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始终秉持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治理与学术交流,持续为全球生物医学工程事业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郑海荣院士的成功连任,是国际同行对中国生物医学工程界长期贡献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我国在全球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体系与科技治理中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展望未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将继续以开放姿态深度融入国际学术共同体,与全球伙伴携手推进科技创新与协同发展,共同为人类健康福祉与全球科技进步作出新贡献。
1 共 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