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会员科普活动在清华大学举行

2025-07-28 来源:
分享:

2025年7月26日,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以下简称“学会”)柔性生物电子及可穿戴医疗分会(以下简称“分会”)联合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清华大学成功举办科普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50余位学会会员及青少年参与了此次活动。

活动欢迎仪式由分会主任委员、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冯雪教授主持。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赵锡海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借此次活动加强学会与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及柔性电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的合作交流,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同时,也希望通过此次科普平台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与热情,为他们播下科技梦想的种子。学会秘书长彭屹教授在讲话中强调,生物医学工程作为连接医学与工程的桥梁,不仅服务国家重大健康战略,也为青少年提供了通往科技创新的广阔舞台。她鼓励青少年脚踏实地、勇于探索,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学会办公室主任王金新老师指出,科普活动为青少年提供了近距离接触前沿科技的宝贵机会,科学梦想的成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守护与支持。

在科普讲座环节,活动由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马寅佶副研究员主持。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王宙恒博士与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高建业博士分别带来了题为《柔性电子技术—融合实体、数字和生物世界的变革性力量》和《能弯会扭的电子黑科技:液态金属的柔性狂欢》的精彩讲座。两场报告内容深入浅出,形式新颖,带领与会人员走进一个融合可穿戴技术与植介入设备的智能医疗新时代。“电子皮肤”的轻薄与智能让孩子们惊叹不已,液态金属的变形特性更点燃了他们对材料科学的浓厚兴趣与无限想象。

在实验室参观环节,科研人员带领大家走进清华大学柔性电子技术实验平台,展示了多种类皮肤生物电子器件。参与者亲手体验了通过柔性贴片对心电、血氧、血糖等多项生命体征的无创连续监测,深入了解了柔性医疗器件的工作原理和临床应用前景。学会会员纷纷表示,看到这些技术从基础研究逐步走向临床转化,令人深受鼓舞;青少年们则沉浸在“贴在皮肤上的未来医疗”体验中,表达了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和成为科研工作者的强烈愿望。

活动最后,大家一同参观了清华大学校史馆。在一件件珍贵史料和展品面前,参与者深刻感受到清华百年育人的厚重积淀。从老一辈科学家的艰苦奋斗,到今天以柔性电子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科技突破,清华精神在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处熠熠生辉。青少年们在历史与现实交汇中领悟到:真正的科技创新不仅需要仰望星空的梦想,更需脚踏实地的积累与坚守。

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深化了学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也为青少年提供了一次直观生动的科技启蒙之旅。通过“前沿科技+实践体验+人文熏陶”的多元融合模式,活动有效提升了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对生物医学工程的理解与认知,为学会今后持续推动高质量科普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科学传播方式,必将持续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热爱,助力中国未来创新人才的培育与成长。

1 共 1页 

  • 京ICP备10213657号 京公网安备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