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E2023教育论坛虚拟教研室分论坛成功举行
BME2023教育论坛
虚拟教研室分论坛
2023年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大会暨创新医疗峰会教育论坛虚拟教研室分论坛于5月20日上午在苏州金鸡湖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此次虚拟教研室分论坛,是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自2022年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线下活动。由来自四个专业方向的教研组——医学电子、生物材料、智能医学工程、医工交叉的牵头单位及成员单位,围绕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课程体系构建、课程建设等本科专业建设核心要素做高水平报告并深入研讨。分论坛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陆祖宏教授和冷玥副院长主持。
分论坛伊始,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类教指委秘书长、华中科技大学付玲教授致辞。她指出,虚拟教研室的建设对中国教育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一种全新的教研模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虚拟教研室阵容强大,联合高校多,内容丰富。未来应从教学概念、课程模块、教材建设等多方面入手,寻求创新与突破。多校联合、齐心协力,定能提高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教育体系的构建和人才的培养。
论坛主席、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陆祖宏教授开场作了题为《探索学科深度融合方案,提高医工交叉核心能力》的报告。报告从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专业建设发展问题挑战、国内外已有经验和方案、通过融合促进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主要进展五大方面展开。陆教授首先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背景,并指出生物医学工程是长期以来由多种不同的工程学科向生物医学渗透融合形成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特点是学科交叉,这与国家急需复合型、创新型的专业人才的现状一致。要特别关注专业课程的模块化学习与融合问题,把工程科学思维融合其中。课程应涉及专业前沿发展以及颠覆性技术的介绍,教师有临床实践经验为佳。强调要在实践中培养、提升学生的工程能力,并通过专业教育让每一个生医学子都得到归属感,树立起生物医学工程的专业精神。
紧接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樊瑜波院长分享了生物力学课程虚拟教研室建设的经验。樊院长指出,生物医学工程是一门科学,有本质的科学问题要探索。虚拟教研室不是单纯的在线上课或备课,而是信息化条件下对教学资源、模式、理念的优化建设。建立跨地域、跨行业的医工交叉教学协作信息化平台,为大家提供交流、协作、思维碰撞的机会,促进生物力学课程在现代科技社会大环境中的高效发展;建设多终端、碎片化、虚实结合的人才培养资源,不同终端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不同形式教学资源共建共享、多组学生分工合作、多方专家指导评价;探讨新技术冲击下的生物力学教研新理念和模式,促进产-学-研-检-医联合共建以及产教融合基地的建设。目前平台APP功能和运营仍在不断变化和完善,线下活动组织也需稳步推进。同时,宣传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这些都是未来持续努力的方向。
01 医学电子专业
方向报告
医学电子专业方向教研组由深圳大学牵头。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教授就医电方向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分享。面向医电方向工程人才培养的行业需求以及教育教学痛点问题,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探索构建“三位一体”教学模式,提出以行业产品为导向的创新课程体系,设计了相应的教学平台,包括教学设备、配套教材、视频资源等。将产品研发过程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分解到各个专业核心课程中,并通过实训课程,完成对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训练。以学为中心,培养系统工程师,构建起生态化课程体系。顶层设计创新。为学生带来归属感。
上海理工大学医疗技术学院副院长谷雪莲教授对学院生医工专业“1经典+2特色” 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介绍,即经典的医学电子工程以及特色的智能医疗器械、医疗器械监管科学。借由“五方融合”人才培养,以培养医疗器械领域“卓越工程师”为导向,以产业学院为纽带,通过思政引领、平台建设、产教融合,形成了“三维进阶式”医工交叉人才发展路径。专业基于培养医疗科技人才需求的分析,依托医疗行业特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入“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利用“互联网+”的概念创造新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提升“学有所用”的课程内涵与质量,加速了学生分析解决医疗器械“源”问题的内驱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朱守平教授基于传统临床医学影像设备因价格昂贵、操作复杂,仅适用于“围观式”教学实验这一医学成像技术人才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的困境,探索构建“虚实结合”、“线上线下”融合、“仿真与实践”互补、“人工智能+”教育评价多方位协同教学模式,提升医学成像技术人才培养质量。线上线下融合教学,在B站建设“医学成像技术100知识点大全”;探索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科研反哺教学、自主构建虚拟仿真线上教学平台和医学成像线下实践平台,线下实验与虚拟仿真实验优势互补,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深入理解;构建“三全育人”大数据智能评价平台,实时学习评价,超前成绩预测,个性化教学指导,实现整个学习过程的精准化、个性化。
中南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卓越人才的培养方面做出了艰辛的探索,中南民族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谢勤岚教授介绍,针对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效果不佳的情况,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低三难问题”,建立新型的校企专业共建协同育人机制,实行定向培养模式,确保供需无缝对接和实习就业一体化。建设专业特色课程群、注重课程模块化设计,与企业联合开发了高质量的特色课程和实践项目。构建“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学科竞赛为驱动”促进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科研兴趣和团队协作能力。实行个性化培养,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一对一”帮扶,开展一系列学业帮扶活动,如“学长计划”。这样成功的改革经验值得各大民族高校借鉴。
02 生物材料专业
方向报告
生物材料专业方向教研组牵头单位四川大学的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院长林江莉教授首先介绍了国内外大学生物医学材料方向本科教育核心知识体系的设置。强调problem-based learning,即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生物材料本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应沿袭材料类专业的知识构架,侧重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点缀生物学医学知识与课程,辅以生物医学材料应用案例。最后林江莉教授对“双新”背景下,如何重塑生物材料知识体系、探索教育链、产业链的有效衔接,推动本科教育和生物材料产业集群联动发展的新机制提出建议:把材料与机体作为专业教育理念的主线,把材料生物学作为生物医学材料的知识核心,融贯材料结构基础、合成原理等,形成“重心后移”的生物医学材料科学与技术专业知识体系。
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郭瑞主任报告了《大湾区生物医用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及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介绍了研究所成立近40年来,成果转化服务经济发展的案例。形成了以博士后、博士等高层次人才为主体的“倒三角”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注重“医工渗透”,专业实践注重“工为医用”。将科研融入教学,理论结合实践。最后郭主任介绍了大湾区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现状及趋势,他指出,从模仿到创新,是中国医疗器械发展必由之路。
华中科技大学医疗器械监管科学研究院院长张胜民教授对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人才培养体系中生物材料课程改革进展进行了分享。主要介绍了团队的重要研究方向、创新研究与成果转化、监管科学研究取得的进展。华中科技大以卓越工程师和未来科学领袖为导向,为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创新创业能力突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开展本科生和研究生特色培养。最后张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增加与AI相关的生物材料创新课程和与生物材料器械转化相关的监管科学课程的重要性。
03 智能医学工程
专业方向报告
天津大学医学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何峰教授主要介绍了在智能医学产生的时代背景下,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挑战与应对方案。挑战一,医学与新兴工程技术的结合范围持续拓展,医学工程已逐渐演变为工程医学;挑战二,医学与工程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医工结合正逐步迈向医工融合。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出发应对挑战,天津大学探索本科阶段医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并行开展及本研贯通长周期培养的医工融合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创新模式。现已取得很多实践成效和特色成果,希望能为智能时代生物医学工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东北大学医学与生物信息工程学院王之琼教授就《产学研医融合培养国际化生物医学工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展开发言。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层次人才是新时代生物医学工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人才培养过程需改变传统医学或工学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寻找到合理的切入点,培养出“懂医学的工程师”。教育对外开放是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和重要推动力,东北大学引入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英国邓迪大学合作,通过“四大特色”和“五大平台”对学生进行知识领域的全面引领及培养。遵循人才培养规律,构建“五类模块、四位一体”全方位、多层次递进式的教学培养体系。
西安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张建保教授对生物医学工程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了前瞻性的思考。本科人才培养面临知识体系庞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前沿交叉发展快速等问题,致使现行的培养方案难以满足学生专业能力培养以及难以适应行业发展等需求。应重视“两化三融合”,即优化结构、强化内涵,融合通识与专业、自然与人文、前沿与基础。最后张教授对数理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核心以及专业选修课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提出“精英模式”的概念。
04 医工交叉专业
方向报告
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副系主任赵锡海副教授给出了清华大学课程改革的创新思路。打造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生物医学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优势是摆在生物医学工程教育教学中的重要问题。针对生物医学工程具有理工医多学科交叉的特点,清华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树立培养学生讲好“生命医学”与“工程技术”两种“语言”,胜任“前沿科研”与“创新研发”两项“事业”,成为生物医学工程领域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领军人才这三大培养目标。在课程体系建设、理论课程整合、实验课程改革和平台支撑体系建设方面积极探索,依托教学实验平台,助力本研衔接,实现导论下沉至实验室。
广西医科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院长梁浩教授介绍了“三位一体”培养体系。以思政铸魂,强化价值观引领,践行科学家精神;面向区域人才需求,以创新创业培养人才之优;构建本硕贯通体系,以医工融合建立学科特色。总体成效显著,可为其他高校提供宝贵经验。
内蒙古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夏婷老师首先简要介绍了医院概况和教学概况。依托医科优势,实行“2+2”培养模式,学生接受2年基础教育后,进入医院进行专业课及专业实践教育。从培养方案、课程体系设计,到医学、医工专业教师队伍的建立;从引入行业专家丰富第二课堂,到创新实践为主的专业实践内容;从多环节的专业思政引导,到定制化双选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展示了一种新兴的高等教育培养模式。以高校为依托,以专业为推动,培养出专业应用型人才。
新疆医科大学医学工程技术学院副院长努尔尼沙•阿力甫副教授线上介绍了学科的发展现状、办学理念、人才培养体系等。强调医工交叉、医理融合、服务医疗。辅以先进技术,推动医疗发展。
05 特邀报告
本次分论坛特别邀请了南方科技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系主任蒋兴宇教授作题为《在通识教育背景下提高生物医学工程各专业吸引力》的报告。蒋教授介绍了南方科技大学通识教育的特点,分析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潜在学生群体及需求。提出了通过逐步完善建设本研课程体系、注重本研课程贯通式培养、建设实践基地、产教融合、联合培养与国际交流等来满足学生需求以提高专业吸引力和竞争力。未来南方科技大学将致力于把生物医学工程建设为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学科。
06 “虚拟教研室”
专题讨论环节
在自由讨论环节,河北工业大学生命科学与健康工程学院张帅副院长、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放射学院医学工程学教研室主任宋莉教授分别简要介绍了本单位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特色以及未来依托虚拟教研室的发展规划,与会专家学者就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建设的诸多方面展开积极讨论,互相借鉴教育经验。
此次教育论坛虚拟教研室专题分论坛的成功召开,促进了各大高校间的相互沟通、相互学习,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1 共 1页